化學混凝法簡稱混凝法,在廢水處理中可以用干預外理、中間處理和深度處理的各個階段。除了除濁、除色之外,混凝法對高分子化合物、動植物纖維物質、部分有機物質、油類物質、微生物、某些表面活性物質、農藥,以及汞、鎘、鉛等重金屬,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,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十分廣泛。其優點是:設備費用低,處理效果好,操作管理簡單。
1、廢水的pH值
水的pH能影響顆粒表面的電荷和絮凝體的沉淀過程,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。經驗表明,每一種混凝劑都有一個適用的pH值范圍,在此范圍內,經混合凝聚后廢水的殘余濁度最小。廢水的pH對混凝效果的影響視混凝劑品種而異。例如,以硫酸鋁為混凝劑,當pH值在5.7~7.8范圍內時,形成如Al (OH)'+、Al(OH)‘和Al (OH),等帶正電荷的離子和膠體,有較好的混凝效果;若pH值>8.2時,則會使Al (OH)膠體溶解,產生AIO,等負離子,對含有負電荷膠體的廢水無法起凝聚作用,影響處理效果。用三價鐵鹽為混凝劑,pH值在6.0~8.4之間都有較好的處理效果。
2、水溫
水溫對混凝效果有明顯的影響,無機鹽類混凝劑的水解是吸熱反應,低水溫不利于水解進行,特別是硫酸鋁,當水溫低于5℃時,水解速度極慢。同時,水溫低時黏度大,也不利于脫穩膠粒的相互絮凝,影響處理效果。這時可投加高分子助凝劑以改善處理效果,或用氣浮法代替沉淀法作為后續處理過程。
3、廢水中的雜質成分、性質、濃度
例如天然水中以含黏土類雜質為主,需投加混凝劑量較小,而當廢水中含大量的有機物時,需加入較多的混凝劑才有混凝效果。廢水中雜質的影響較為復雜,實際應用時還應以實驗結果為依據,來選擇混凝劑和確定投加量。
4、攪拌
攪拌對混合、反應、凝聚幾個階段的效果都有影響,因此,攪拌一定要適度。在混凝劑混合階段,一般要求快速、劇烈地攪拌,以使混凝劑迅速、均勻地擴散到水中,創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條件,使膠體脫穩并借助顆粒的布朗運動和喘動的水流而凝聚,此階段不要求形成大的絮凝體;在混凝反應階段,要求形成大而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體,此時過于激烈的攪拌反而會打碎已凝聚的絮狀沉淀物,不利于混凝沉淀,因此此階段的攪拌強度和水流速度應隨絮凝體的增大而降低。
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是混凝法水處理中常用原料,訂購電話:15738336888